“这个……”郭子仪咽了口吐沫,小心翼翼地道:“阿布去向不向不明,我军还在搜索。”
“嗯?”
崔耕心里一寒,皱眉道:“连云堡就这么点大,有什么难找的?传本王的军令,但凡找到阿布者,赏黄金一万两,官进三级。”
“是。”
郭子仪赶紧下去传令。
但直到找了两个时辰后,都没找着阿布本人。唯一的线索,是发现悬崖峭壁上留存的两根异常粗大的绳索。好不容易派人下去,却发现一个个地脚印通向远方,甚至发现了马蹄印。
听了郭子仪的汇报后,尽管早就有所心里准备,崔耕的面色还是无比难看。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么说,阿布早有准备,如今已经趁乱逃走了?”
“恐怕正是如此。”
“那他带着什么人跑的?有没有吐蕃人?”
郭子仪字斟句酌地道:“末将已经派人审问了,目前连云堡的吐蕃贵人,或者死了或者被俘,都不在阿布的队伍中。另外,从悬崖峭壁上顺着绳索爬下去,非武艺高强身手灵活之人不可,一般人绝办不到。所以……末将推测,阿布的队伍中很可能没有吐蕃的重要人物。”
没错,就是经过这么严密的推断,郭子仪也得加上“很可能”“重要”“推测”等修饰语。
因为这个判断太重要了,关乎全军的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
阿布身边若有吐蕃的重要人物,一到小勃律的都城孽多城。就可以马上给吐蕃人传信,让吐蕃派来援军。
吐蕃援军一至,崔耕的麻烦可就大了。
连云堡难打不?
的确难打,但其险要远不及阿弩越城。只要吐蕃人派几千人往阿弩越人那一堵,唐军就前进不得。后退呢?别看玩笑了,从这走到阿弩越城,最少得走俩月。再走回来就是冬天,绝对会冻死在坦驹岭上。别说六万人了,六十万人也是这个结果!
高仙芝取小勃律国,为什么一战就名扬天下?无它,这地方太难打了,娑勒城连云堡阿努越城,一座城比一座城难打,还有随时能支援小勃律国的吐蕃精兵。要打下小勃律国,卓绝的军事才能以及爆表的运气,缺一不可。稍微一疏忽,就是全军覆没之局。
就算“千古完人”郭子仪,一想到吐蕃援军到来的结果,也是一阵阵头皮发麻。
崔耕苦笑道:“其实,不管阿布的队伍中有没有吐蕃贵人,咱们都别无选择,对吗?”
“是,我军必须攻破小勃律。要不然,夹在这穷山恶水之间,我军得不到足够的给养,绝对是分崩离析之局。”
“既然如此,本王就和上天赌一赌命!”崔耕长身而起,道:“连云堡的吐蕃战俘,全部依旧例处理。另外,从全军中优中选有优,选出四千人来,加上陌刀队共五千人,和本王一起,明日一早出发,进发小勃律国。高昌人识匿人阿拔汉人乃至吐蕃人,各部所有贵人与本王同行。剩下人等以张守珪为帅,以王思礼为军法官,在此休整三日后,兵发小勃律,不得有误!”
……
……
崔耕这么安排,当然是做了最坏的打算——阿布一行人中真有吐蕃贵人。
大军的行动速度太过迟缓,肯定是追不上阿布的。
但少数人追呢?倒是可能追上。但天大地大,人家阿布随便找个地方一躲,你上哪找去啊?
所以,他只能选军中精锐,迅速赶往孽多城。就算真有吐蕃援军,从阿布通报消息,再到吐蕃军到来,总有个时间差吧?
崔耕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至于崔耕率各部贵人同行,一是有利于王思礼将各部合为一体,二是怕没有自己镇压,他们起什么歪心思。
一切安排妥当后,第二天,崔耕率领诸将以及五千精兵,再次踏上了攻伐小勃律的征途。
此行无比艰辛,尤其是最后一段路,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它途。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一条叫雪瓦苏尔冰川,西面的一条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就是坦驹岭山口。
这两条冰川长度都在二十里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落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
虽然没遇上什么敌人,还是有四五十名唐军,永远地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