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2 / 2)

他跟过来时并不知祖母要带他见谁,只是看她肃然提及父亲的死,没敢掉以轻心。加之祖母年迈,他不放心老人家独自去府外见奸细,才陪着过来一探究竟。

谁知屋门推开,里头竟是阿嫣?

而今看来,这分明是场误会。

从这客栈的窗墙,到一推即开的门扇,再到阿嫣和徐秉均的反应,每一点都可击碎怀疑。他只是不明白,祖母为何会如此笃定,仿佛手握铁证,言之凿凿。

事已至此,局面不宜闹得更僵。

谢珽觑着阿嫣,踱步徐徐靠近,“来之前,我并不知里面是谁,推门之举确实过于失礼。这位徐小公子是你……弟弟?”

“两府世交,情同姐弟。”

阿嫣惜字如金,面上薄怒未消。

时下风气并无男女大妨之说,尤其是世交的同辈人,关着门谈论诗文、商讨事情,只要别闹到出格,都是寻常。以她跟徐秉均的交情,谁都挑不出刺。

谢珽自然也挑不出什么。

他只是瞧着徐秉均清秀的脸,脑海里冒出个不合时宜的念头——这两人年纪相若,瞧着交情又深,倒似青梅竹马。

难怪少年那样维护她。

谢珽胸口闷闷的,觉得自家媳妇被旁人护在身后的情形有点碍眼,不自觉挪到阿嫣身侧,瞥见桌上的簪花小楷和药材时,心中愈发洞彻,遂向阿嫣道:“对不住,看来是场误会。这些药材是除湿寒的?”

“给母亲寻的偏方,对湿寒有用。”

阿嫣负气的神情颇为冷淡,说出的话却令谢珽心头一暖。

武氏腿上的湿寒之症他确实听嬷嬷提过,也曾叮嘱郎中帮着调养。只是他们兄弟三个各自忙于琐事,并未亲手为母亲服劳,反倒是初来乍到的阿嫣将事情放在了心上,做得这般细致。

谢珽汗颜之余,冷硬的脸上亦浮起柔色。

老太妃瞧在眼里,暗自咬牙。

按她的预想,楚氏既那般鬼祟行事,偷偷摸摸的瞒着人,被她和谢珽当场撞破后多少会惊慌失措。以谢珽的洞察目光,只消楚氏有稍许异常,定能察觉出来,届时她旁敲侧击,趁势追击下去,哪怕不至于立时定罪,至少能令谢珽起疑警惕,防微杜渐。

这在她看来,是十拿九稳的。

哪料楚氏竟如此从容?

屋中情形与她所料想的大相径庭,三言两语后,谢珽又骤然转了态度,这般情形下,她固然有楚氏鬼祟行事的凭据,却并无楚氏做奸细甚或偷人的铁证,深究下去反而会落入下乘。

老太妃没能一棒子敲定此事,满心遗憾失望,就有点偃旗息鼓的意思。遂默不作声转身向外,打算大事化小,另寻时机。

阿嫣哪能让她轻易离开?

……

自打嫁进谢家,阿嫣便颇随分从时。

毕竟形势比人强,她虽有王妃之名,实则在魏州孤身无依。碰上谢珽这种铁石心肠的夫君,平素也须小心翼翼,更不敢指望有谁撑腰。就像是落单的鹿落在狼群的地盘,能守着春波苑的清静已是难得,自不会徒生事端。

但人生在世,总不能事事退让。

譬如今日,不论老太妃是听了谁的挑唆,既闹出这样难堪的场面,分明是没打算给她留情面。她在谢家的身份原就尴尬,这种捕风捉影的事若不断了歪斜风气,往后还不知有多少麻烦。

还不如从一开头就狠狠敲回去。

见老太妃似欲离去,阿嫣忽而抬步上前。

“不论今日是否误会,祖母既兴师动众的来了,又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想必是早有怀疑。不管祖母是如何怀疑我的,今日既闹出这般阵仗,与其含糊过去,不如查个清楚,也免得日后惦记,劳心费神。”

语毕施礼,堪堪拦住去路。

老太妃先遭顶撞,又大失所望,被她这样一说,脸上难看得几乎能开染坊。

旁边徐秉均原以为阿嫣奉旨嫁来魏州,即便孤身在外不似京城如意,到底有王妃诰命护身,不会太受委屈,谁知会碰上眼前这出?

他原就极护着两位姐姐,瞧见老太妃颐指气使的样子,愈发来气,也赶过去拦在了面前。

“先是推门强闯,后又审贼似的问我和楚姐姐,太妃好大的气派!楚姐姐是皇上赐婚嫁过来的,又不是求着要进你谢家的门。你们也应了旨意,礼部做主三媒六聘,娶来做正经王妃。这般随意揣测,就是汾阳王府的做派?”

“楚姐姐虽孤身在此,这世上既有公道礼法,就绝不能任人揉捏。”

“今日这事,两位还是给个交代吧!”

老太妃闻言大怒,举手杖重重顿地,“黄口竖子,撒野撒到魏州来了!”

话音未落,就被谢珽打断——

“祖母!”他健步上前,扶住老太妃的胳膊,“消息往来间难免差错,既有误会,应兼听而明。徐小公子远道而来,不妨安顿在府里,喝杯茶说清误会。”

说着话,指上加重力道,意似提醒。锦衣衬得眉目端贵,他眼底的柔色也已收敛,代之以惯常的冷肃,意有所指地瞥了眼门口。

老太妃剩下的怒斥噎在喉咙。

她当然清楚谢珽的意思。

客栈地处闹市,街上人来人往,倘若闹出太大的动静,于王府的颜面无益。她方才气昏了头,盛怒斥责时险些忘了身在何处。

便只僵着声音道:“那就回府细说。”

言毕,沉眉怒目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