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郑芝龙、郑芝虎带着郑森、郑彩等人从靠近岸边的主舰中走了出来。
身穿甲胄、腰挎弯刀的几人在太阳光下显得威风凛凛,无论是为首的郑芝龙还是身后的郑芝虎、郑森等人都是一脸严肃。
“皇上有旨,郑芝龙接旨”
杨嗣昌威严的声音响起,身后、身旁的大小官员同时都跪了下来。
郑芝龙等人也急忙跪下,大声道:“臣郑芝龙携出征的大小将跪迎圣旨。”
杨嗣昌目光在跪下的郑芝龙身上环视一遍之后,随后开始宣读起了手中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之处在于郑芝龙等人早已经从别处知道了圣旨的内容,复杂之处则在于,此时在场的众人都是心思各异。
不多时,圣旨便已经被宣读完毕,郑芝龙谢恩之后,接过圣旨。
“郑将军,恭喜啊!”率先说话的是一旁的熊文灿,只见他眯着眼睛,面带笑容的说道。
一旁的杨嗣昌并没有第一个开口,他先将郑芝龙扶了起来,待熊文灿说完之后,才开口道:“郑将军能先后解除朝廷东南沿海以及台湾荷兰人的问题,于大明、于朝廷,都有不朽之功。
来的时候皇上召见我时说的,这次召几位将军进京,就是想要借这次论功行赏的机会,一睹几位将军的威风,也让满朝文武看看我大明海军将军的雄壮。”
郑芝龙忙低下头抱拳道:“杨大人严重了,郑家无论是臣还是芝虎、芝豹等人,都是大明之臣,皇上之臣子,为皇上分忧排难,是臣的理所应当之事。
倒是杨大人,自京城远赴千里而来,必定是舟车劳顿、旅途辛劳。”
杨嗣昌急忙摆了摆手道:“和你们比,我这什么也算不多。”
.......
几人正相互客气的时候,一旁的张大可提醒道:“几位大人,还是先进城再说吧!”
杨嗣昌一听,忙道:“是是..差点忘了,几位将军里面请,城里为你们准备好了庆功酒,今晚不醉不归。”
“三位大人请”
众人就这样客客套套的走进了厦门城之内,原本平静的厦门城,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一个月后,崇祯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北京城内,寒风瑟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雪来的似乎晚了一些,只是北京城的街道之上,来往的人却比去年少了许多。
北京城横贯南北的街道上,除了街道上巡逻的将士,一大早,只有寥寥几人,也都是匆匆走过,脸上满是凝重、害怕的神情。
至于街道上原本摆摊的小贩、两旁的商户,小贩也都不见了身影,商户的大门也都是紧闭。
走过长长的街道,除了粮铺、盐铺等生活必需品之外,其余的商铺都是大门紧闭。
每个路口,都站了五名手持火器的士兵,他们一身甲胄、脸上裹了一层白布,正警戒的看着四周。
每当有行人路过的时候,他们总是要上前询问一番,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会将其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