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民情(1 / 2)

獒唐 苍山月 3223 字 17天前

世家该杀!!

这是这个念头,狄仁杰也只能在心中想想。

对于卢松等朝臣“苦劝”武则天再行观望的言论,狄胖子却是没有像之前在宫中主张出兵那样激动,甚至没有出班反驳。

而且,不但他自己保持了沉默,还死死了拉住了身边的豆卢钦望,也不让他出言反对。

至于为什么?

一来,狄仁杰很清楚,凭他和豆卢二人势微言轻,说不过这满朝的世家子弟。

二来,就算说得过,又有什么用呢?

......

此时此刻,狄仁杰想起了吴宁,想起他于宫门处说的那句,“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狄仁杰有种感觉,虽然默啜觊觎中原已久,非人力能够左右,可是.....

为什么狄胖子总觉得,这一切都在吴宁算计之中呢?

为什么隐隐有种期待,吴宁在这次突厥之患中,很可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不管怎么说,时局已然如此,狄仁杰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吴宁可以出来做点什么。

甚至狄仁杰已经打定主意,下朝之后,他就亲自去找吴宁,劝他做点什么。

......

————————————

关于发兵北境的朝议,因为世家门阀的反对,最终还是没有通过。

武则天迫不得已,只得依从卢松等人的建议,暂不派军。且急令江南、荆湖、巴蜀诸州调运粮草,整肃府兵,随时集结抗敌。

......

然而,神都历来没有什么秘密,更别说蛮夷来犯,北境告急的军机大事。

而皇城之下的百姓议政谈政的风气又是由来已久,不出三日,突厥默啜举四十万大军南侵,已然兵临朔州城下的消息,就已经在神都传开了。

.....

“这还了得?从高祖立国,已逾八十载春秋,向来是咱们汉人举兵漠北,征伐天下。”

“那突厥默啜小儿的先祖差点被太宗打的灭国亡种,现在却是长本事了,敢举兵来犯!?”

“女皇陛下若不打得他连祖宗都不认识,难显我武周威名!!”

......

家国大事、民族威严的问题一来,什么官宁坊的花魁娘子,什么蜀中才子明经三魁,什么长路镖主风流妙诗戏公主......

这些香艳八卦统统没了踪影,大街小巷、花馆酒店,处处聊的都是突厥之患。

此时,洛阳某处的街边酒肆里,闲来无事的坊中城民聚拢在一块儿,高谈阔论,比朝堂文武还要上心。

之前那位慷慨激昂,立时便有不同之声反驳。

“急什么?不是说还未有定论吗?”

“卢侍郎他们主张暂且按兵不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有什么道理!?那城楼子上的烽火汝看不到?”

招呼左右,“咱们不都看见了,千里烽烟都点起来了,那还能有假?”

......

“可谁也说不准是不是真的有四十万大军啊!”

反驳的这位叫朱二,只是洛阳南城一个平常的车马贩子。现在却是成了众人焦点,酒肆之中最闪耀的人物。

“汝要知晓,现在可是初冬,北境滴水成冰,天寒地冻。别说是打仗,就算南兵吃穿上稍有短缺,那就不知道得冻死多少。”

“所以,谨慎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说了,咱们坐在此处喝酒吃肉,张嘴就谈出兵。可是你知道发兵千里,还是几十万的大军,得多少粮草供应吗?”

“光是运粮的辅兵、民夫,那就得几十万,可不敢说动就动。”

......

“哼!”主张出兵那人显然没对手有见识,说不过他,却也是冷哼一声。

“等突厥蛮子打进来再谈出兵,那就晚了!”

“......”

“......”

众人一阵沉默。

其实,百姓可没那么多考量,他们身在中原,只希望中原百战百胜,与汉人长脸。

所以,对于像出兵一战,打得突厥人叫娘这种鲁莽言论,附和之人不在少数。

而像这样,出不出兵,争论该不该观望的场景,在洛阳城的每个角落都在上演。

一时之间,民情沸腾,两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然惊动了朝堂。

令狄仁杰不解的是,民间议政向来被皇权所忌惮,女皇虽然开明,但也非不闻不问。

可是,为何此次,民间议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武则天居然没动静呢?

难道,真的就是无暇分心,操劳北方军务?

......

——————————

北方,并州大营白虎节堂。

此时,并州长史魏元忠身着蟒袍紫带,头戴燕翅乌沙,左手紧紧攥着腰间利剑,一双已经花白的剑眉紧紧地拧在一处。

堂下是并州守军众将,见主帅如此凝重,亦是神情肃穆,屏息待令。

“......”

魏元忠似是思索良久,暴起怒喝:

“不行!!”

猛的瞪起虎目,“即使兵符不到,朔州之危也不能不解。”

并州距离突厥四十万大军围攻的朔州只三日兵程,而魏元忠手上有十万守军。

完全可以发兵驰援,以缓朔州危局。

可是,魏元忠虽有临阵挑拨之权,可是十万倾出,这么要紧的决策却非他一人可下。

奈何朝廷诏令迟迟不到,魏元忠除了干着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父亲!!”

魏元忠的次子魏晃听闻其父要冒令发兵,登时大急。

“父亲大人,不可啊!”

“女皇圣谕未至,冒然发兵,到时朝堂怪罪,父亲吃罪不起啊!”

“可是能怎么办!?”

老臣魏元忠狂怒大吼,指着北方:“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朔州数十万军民被屠戮殆尽?”

“难道....”

魏元忠喘着粗气:“难道要你大兄亦葬身突厥铁蹄!?”

“......”

没错,朔州城不但有二十几万军民,还有魏元忠的长子魏升,时任朔州令。

......

“报!!!”

正当父子二人争执不下之时,令卒高喝入堂。

“报,京师来信,请魏帅过目!”

“拿来我看!”魏元忠大喜,以为是女皇圣谕到了。

可是接过来一看,却是平常信封,上面只提:魏真宰亲启。

魏元忠失望之余,也是疑惑。

“魏真宰?”

真宰非是元忠之表字,而是他曾经的原名,元忠之名则是后改的,却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叫魏真宰的。

展开一观,只见无比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魏卿亲启,朔州已无回天之能,为保中原门户不失,望魏卿万莫轻动,死守并州!”

“待朕援军......”

下面的落款是:武曌。

“!!!”

这是......

这是武则天写给魏元忠的一封亲笔秘信。

“......”

魏元忠看着那“万莫轻动,死守并州”八个字,登时老泪纵横,颤抖着双手捧着信,久久不能平复。

死守......

不救!

这说明,女皇已经放弃朔州了。

放弃了二十万朔州军民,还有从朔州到并州沿路的城乡村落。

诚然,死守并州于战事最为稳妥,女皇此举无可厚非。可是....

可是魏元忠想不通。

他想不通,烽烟一起,距今已经半月有余,如果朝廷当机立断,立时集结北方诸州兵力驰援,十多天即可到达朔州。

再加上并州的十万兵,根本不用弃车保帅,不用放弃啊!

怎么了?

女皇怎么了?狄仁杰怎么了!?豆卢钦望又怎么了!?

就没人想得到吗!?

而且,从时间上看,这封秘信显然就是从烽火燃起之后不久,就从洛阳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