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一路上因为贴着海岸线行船,靠岸也谨慎小心,财不露白,再没有遇到海盗。
从燕尾镇到杭州湾一千两百里海路,算上靠岸避雨、避风等耗费的时间,总共走了九天半。
十二月二十日午时,船队进入了杭州湾。
十一月三十日从登州出发,这一路整整走了二十一天。
“坐高铁也就几个小时。”刘信启站在船头看着船只交错、帆影重重的杭州湾,感叹道。
从长江入海口经过,然后来到这杭州湾,刘信启发现上海后世能发展起来,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居功至首。
上海在赵朝属于秀州,虽然已经开始发展,但还不是很发达,比起杭州差远了。
杭州是两浙路的转运使司驻地,而两浙路基本继承了唐末的两浙道,是赵国经济和人口最发达的一路。
除了这些信息,刘信启还知道,按照他前世的历史,南迁的朝廷以后会设在杭州旁边的临安县,所以刘信启此次来杭州的目的,除了采购粮食,建立航路,还有提前来打前站的意思。
花了半天时间进入钱塘江,在九堡镇找了个小港口将船停了下来。
十二月二十一日,刘信启带着李仓、许歌和五名战士,五个水手,划着小船走舸朝着杭州城驶去。
在赵朝,大多数州府都设置在一州的郭附县,如登州府行政衙门驻地就设置在蓬莱县城内,蓬莱县就是郭附县。
而杭州不同,杭州府有自己的府城,就是杭州城,而杭州城在钱塘县境内,位于钱塘县城北边一点,处于运河和西湖之间。
走舸进入运河,交过费用之后进入杭州城。
就算有后世繁华都市的见识,刘信启也被这古时候不同韵味的江南繁华城市所吸引,至于其他人,那就更不堪了,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运河上船只密集,大多是通过这条动脉,向北边输送寄养的。
就算现在的赵国首府应天没有在运河边上,所需的粮秣也是通过运河运到徐州,再转其他河流运至应天。
刘信启在杭州转了大半天,中间找了些酒馆听了些小道消息。
然后询问了好几家粮店的粮价。
杭州的粮食价格比登州要便宜太多了。
刘信启出发前,登州的粮食零售已经达到了六七文钱每斤。
而杭州的竟然还有一文一斤的糙米,将个价格的粮食运到登州,就算来回一个半月时间,成本最多也就三文每斤,还是非常划算的。
现在北边大乱,粮食作为硬通货只会越来越贵,越来越畅销,所以做粮食买卖绝对稳赚不赔,比起运其他奢侈品去北边卖,有保障太多了。
几人又看了些稀奇后,行船回到了九堡镇。
之前问了几个客栈,价格都太贵,刘信启十几个人住一晚上,买得米都够吃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