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 / 2)

站在仓库内,一批批的登记入库。

工作简单,轻松。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十月一日,国庆节,杨清正常上班,刚入库了一批次品,杨清拿着本子朝外走,肚子疼的不行。

豆大的汗珠往下淌,她喊住身边的女同志,声音很小,“小黄,小黄,找人送我去医院。”

年轻的小姑娘小黄,吓的不轻,她还没有结婚,更没有生过孩子,被杨清抓住衣角,吓的浑身一抖。

“好好好,杨姐,我喊人送你去医院。”

杨母最近不放心她,在半个月前就进城照顾她。

一顿手忙脚乱后,几人用厂里的三轮自行车把杨清送去了市医院。

杨母被厂里的人通知,着急忙慌还不忘记拿着之前闺女自己准备好的大包包就朝医院跑。

等到她到医院,杨清刚好生下儿子。

一个胖嘟嘟的大儿子,生的真快,自然生产。

杨母望着小家伙,眉开眼笑,她觉得闺女即便以后真的不再找一个,有了儿子也能防老。至少在她的固有观念中是这样的。

在医院三天后,杨家的长辈全来了,接杨清出院,回老家坐月子。

产假给了两个月。

老宅子翻盖的正房耳房全部按照杨清的要求盖好,里面的家具早已到位。

回到家里就被安排躺在软乎乎的被窝中。

“躺好,盖好被子。”杨母给闺女和新出生的孙子掖好被角,风风火火的出门 。

隔壁的堂屋杨二叔与杨父杨三叔说起路上杨清说的事情,三人商量着。

“大哥,我看这样,我家的房子暂时不用盖。习学以后结婚了也不会长期住家里,只是休息的时候回来,家里的房间还有空着三间,以后他生的再多也能挤挤。

老三家里先给两个孩子盖土坯砖,好准备,现在你和老三都要开售准备木材,还有瓦片,真要是如清清说的那样,以后这些可不好弄。

还有清清说的在那个公布之前,我们利用几年的时间,多赚一些钱。以后备用。”

“好,不管怎么样,瓦片,还有木材得先准备起来。”杨父也赞同。

不过今年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等到明年春耕以后。弄不好要到双抢以后 ,也说不定。

杨二叔虽然只是听侄女大概说那么一些,其实心里已经想了很远,他在外面打仗多年,跟随部队去过很多的地方,也曾经得到首长的青睐重用,眼界见识肯定比在老家的哥哥弟弟要强,他想的就比较深远。

清清说的村里现在搞养殖业,在荒山种果树,盘活经济的事 ,他必须要加紧事件运作,在明年春天就要开始搞起来。

只是从哪儿去弄那么些果苗,至于养殖业,村里最多只能养猪,养鸡。养鸭肯定是不可能的,养牛也能养,但本钱从哪儿来。摊子铺开,需要很多很多钱。

想着想着脑壳疼。

家里的女人们可不管那么些,帮忙忙碌着,鸡肉已经炖的香香的,还有杨清出钱,在市里买了不少的猪肉,排骨。

几个孩子趴在杨清的床边,小小声的与杨清说话,还时不时的要看看弟弟。

“小姑姑,弟弟会喜欢我吗?”问话的是杨清大哥的亲儿子,四岁的杨建民,解放那年出生的小家伙。

眨巴着黑黝黝的眼睛,嗦着口水,伸手在睡着的小弟弟小脸上轻轻戳。

软乎乎的,很好玩。

侧身面对几个小家伙,温柔的笑着,“会的,弟弟肯定会喜欢你们。好了,去厨房找奶奶大奶奶要吃的去。”

四个孩子,听说有好吃的,手牵手的毫不留恋的走了出去。

一眼都没有回头。

几天后,杨清生了一个儿子的消息传去了郑家。

郑父听着对面的人吧啦吧啦的说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假装不在意的说道,“孙子,我家又不是没有,有啥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我家不稀罕。”

对面的妇女,讥笑的站起身,好笑的望着郑父,“不在意啊,也是,你家三个儿子,老大也生了一个带把的,老二即便一辈子也生不出带把的也没啥。你们家还有老三,确实不缺。

老杨家也不缺,人家家里本来就有,对了那孩子姓杨,长得那个好看哟,白白嫩嫩,杨家人真舍得,把清清的月子伺候的那个好哟……”

说完,瘪屁股一扭,摇摆着离开,走出晒场前还大大的呸一声,“呸,一家子的歪瓜裂枣。”

但凡是个三观正的女人,都不喜欢出轨的渣男,那支持渣男出轨的家人,也在她们唾骂的对象。

郑父气得一脚踢向对面的椅子,对着离去的妇女怒吼,“滚远点,以后我家不欢迎你。”

走出去的妇女,扭头站定,扯着嗓子喊,“谁稀罕来你家,一家子的豺狼虎豹,全是恶心玩意儿,臭大街的东西,早几年你家老二得浸猪笼,搞破鞋闻风臭十里的东西……”

妇女也不是吃素的,她可是骂人的高手,随随便便不带重样的能骂上两天。

再呸一声,拉着一位路过的人大声的宣扬老杨家的喜事。她本来就是嫁去南云山村,是那边的媳妇。

嫁过去很多年,早已把自己融入南云山村,回到娘家反而不习惯,有些生疏。

被拉着的人津津有味的听着八卦,还时不时的问几句,发几句感叹,“那老杨家真挺疼闺女的。”

“那可不,杨家老三兄弟出钱给清丫头在市里买宅子,还翻盖老宅几间屋。那大头都是我们村村长杨老二出的,他有钱。那时候受伤回来,都以为他是不行了,没想到活了过来。

他从部队回来的,有钱,现在每个月还有补贴有钱,儿子又在市里上班,也不需要他给儿子出钱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