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2)

最后还是杨父给闺女想了一个人选,以前村里的老孤寡族姑杨老太太,那也是一个懂一点点中医的老太太。在夫家跟人学习的,后来夫家一家人包括她的孩子,在她有次出门的时候,被人灭满门,最后回到了娘家村里居住。

前几年在饥荒之前亡故。这能经得起调查。

早起,蒸了一锅素菜包子。熬了一锅玉米茬子粥,走的时候对杨建国说,“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别进山,对了,帮小姑中午喂喂猪食喂喂鸡(家里有两只鸡),知道不?”

嘴巴吃的鼓鼓的杨建国直点头,“嗯,我带着他们就打打猪草,捡捡柴火。我争取开学前,帮小姑把柴火攒齐,还有引火的绒叶子也多弄点,冬里咱就不心慌。”

十二岁的杨建国已经是半大少年,做活力气大,上工的话那是半个大人工分。

他从小姑买了宅子以后,就跟小姑住到新家。就得为新家捡柴火,入冬之前,要集齐满屋子的柴火。

“行,我等着。我要是回来了晚了,你就回老宅吃饭,知道不。”

“知道。小姑 ,你别担心我,真的 。”

杨建国三下两下嚼完嘴里的馒头。

“行,你收拾,洗好碗就把猪食煮煮,喂了猪再去捡柴火。”

“好。”

交代完,杨清背着大背篓弓箭,还带着几个麻袋进了山。

进山的杨清,朝着传说中的野猪沟而去。那边去的人少,相对的,药材也就多,好些年没有人进野猪沟。就是前几年饥荒,村里都没有人敢去野猪沟,据说里面的野猪成群结队。

就是猎人也不敢轻易去,多少年没有去了。

她艺高人胆大,山里一年四季都有落叶,踩上软软的,沙沙作响。

走了三个小时,才走到野猪沟外围,进到野猪沟外围,就发现不得了,有药材有蘑菇,还有野果子物产丰富。

杨清不知道,在一些寻常人不注意的地方,正埋伏着人。

那些人动也不敢动。

只是用眼睛说话,用眼睛对视彼此,不少的问号。

甲:这小姑娘胆子真大。

乙:不只是胆子大,是雄心豹子胆。

丙:不,是找死呢?

丁:本地人一般都不来野猪沟,是外地人吗?得查查。

……

无论这群人心里咋想的,杨清一律不知道,她的家伙什儿准备的特别齐全。

有弓箭,有锋利的弯刀,还有绳子,还有六个麻袋。

不知道的 ,还以为她找到了宝藏,来装宝藏的。

背篓是特意加过盖子的特殊背篓,里面装了什么,别人也看不见。

她此时是见到蘑菇捡蘑菇,见到药材挖药材。一把小铲子在手,能铲平山上所有的药材。

蹲在地上铲啊铲,年份久点的才铲,一些年份低的,一样会留着,她不会轻易的挖走。

走走停停,埋伏在远处视力极好的几人也发现了。人家是山下的居民,进山采药来的。

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皮肤白白嫩嫩,一双大眼跟会说话一样,扑闪扑闪可爱的紧。

即便穿的朴素,一身的补丁衣服,也遮掩不住她的美。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杨清已经走出几人的视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掏出水壶喝水,还有吃馒头。

中式的汉堡,中间夹着菜,还有肉片子。

喝着茶水,吃着中式汉堡,杨清蛮惬意的。

眼睛四处瞄,全瞄周围的草丛,树底,腐木边缘,看看能不能寻到更名贵的药材。例如:人参,灵芝。

眼睛如扫描仪,每一寸扫视过周围的每一寸土地。

站起身来走走,走到一处远点的草丛,发现,顶部一点点的红。低头蹲下,扒开,眼睛睁的大大的,很快笑的眯眯的,小铲子铲啊铲,不停的铲。

宝贝啊,那么些叶子,看着就知道,最少是百年以上的。

还不只是一株,手指点点,一共八株,有小的,有大的,百年以上的挖了,小的依然留下。

小心翼翼的挖出来几株,放入背篓(转移入了空间,怕压坏)。

运气真不错,高兴的一通乱哼曲,各种曲子大串烧。

继续前进,走进了内围。进到里面没有多久,就听到“哼哼”声,还不只是一声。

吓的,直接找了一棵大树,爬上去瞭望,来了的真不少,居然有一家三口三头野猪。

那野猪爸爸野猪妈妈膘肥体壮,看着就有两三百斤,小的也有一百多斤。

妈呀,幸好耳朵好使,要不然不知道会出什么事,三头猪,她即便能奈何也不能出手,那太震撼了,到时候不知道怎么传。

坐在树杈上,望着下面的野猪。一家三口也没有要停留的意思,溜溜的离开了。

等一家三口离开许久,杨清才爬下来,蹬蹬的朝不远处的一棵大树而去,坐的高望的远,她发现了大树的一截枯掉但没有完全断的粗大树枝发现了灵芝。

走近才发现,也不是没有断掉,是有一截小枝丫杵在树干的另外一个粗大树杈上,撑住了快要掉落的粗大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