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1 / 2)

这也不是这个时代或者这个国家的独创,首都都有这样的待遇。

毛思嘉是很喜欢读书的,一方面是真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这个时代精神娱乐有限。相比之下,读书是最容易得到,成本相对低廉,同时也让毛思嘉没什么可挑剔的。毕竟看电视、看电影什么的,这和几十年后的差别可有点儿大。

毛思嘉是等了一个月才过来买书的,找的是市中心附近一家离家近的新华书店门店。没有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时候大排长龙的景况虽然没有了,书店里的人还是挺多的。

这几年明面上小说、科普读物等任何一种书籍都没怎么出现在明面上,事实却不是这样,至少小说这一类读物在年轻人中间是传疯了!

大家买不到书,流传的就是借来的旧书。这些旧书的来源很杂,有的是之前就保有的,有的则是从一些单位、读书馆私下流通出来,流通的渠道则是千奇百怪。

年轻人看小说常常是看入了魔了,不一定明白那些名著中倾注的作者心血——时代的浪潮、个人与命运的抗争、阶级的局限、背叛与妥协、爱情与绝望...他们就是沉浸于情节之中,囫囵吞枣地看过一部书。

在作者构筑的世界里,读者总是忍不住陷进去。

现在能够光明正大买书看了,这些年轻人恐怕是举双手赞成的——看看书店里的顾客,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但占比最多的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男女都有!

有些人是来找自己没看过的小说,有些人则是寻找看过一半就没了下文的小说。毕竟当初借书的时候没有可挑拣的余地,往往是借到什么就只能看什么。一套书数册只看到了一两册算是好的了,最麻烦的是那种被撕开的半册书!

连小说叫什么都不知道,事后想要去找没看过的部分都很难!

这个时候又没有搜索引擎,敲几个关键字就能查询想要查的东西。甚至由于周围的同龄人往往阅读面都很局限,连个问的人都没有。估计现在来书店逛,也是想碰碰运气。

还有一些人,小说倒是原原本本地读过,甚至读过不止一遍!只是因为太喜欢了,这个时候就来书店买下,这样就能想读的时候随便读了。

之前都是借来的,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

毛思嘉在书店里看了一会儿,心里有数之后才请售货员将书递过来。

和几十年后的书店把书籍放在书架上,让顾客自己拿、自己挑不同,这个时候的书店就和其他商店一样,都需要售货员配合,不然顾客根本碰不到书。

售货员按照毛思嘉说的,给她拿出了好几本书,毛思嘉大致看了几眼,就确定了一部《拿破仑传》。

“同志,请帮我开张票。”毛思嘉不是第一次来买书,相关流程自然是清楚的。

这个时候买书还自有一套流程,从售货员这里确定要买的书之后,售货员会开票。要由顾客本人去收银台那儿交钱,最后才能取书。

毛思嘉开好了票并没有直接去付钱,她之后又去别的柜台看了看,看中了好几本书,这才拿着票一起付钱。

这个时候的书倒也不算贵,如果不是特殊的书,比如□□之类,基本上都是几毛钱到一块出头一册。如果是小说的话,几毛钱一册的大都字数较少,十几万字的样子。一块出头的字数比较多,能有二十多万字。

这又不是网络小说时代,这个时候装帧的小说,一册最多也就是二十几万字了。

不过这贵不贵的也得相对来说,相对于这个时候的工资和物价来说,显然几十年后的书籍要便宜的多。

毛思嘉将买来的一摞书绑在了自行车后架上——这个时候的书没有塑封,但售货员会做一点儿包装,用一条纸包住书籍的中间部分,然后用绳子扎住,大概是为了方便拿?也有可能就是习惯,毕竟这个时候买东西很多都是有售货员包装的。

因为毛思嘉买的多,售货员怕她拿着不方便,一个年轻的男售货员还主动弄了绳子给捆成了一摞。

毛思嘉道过谢之后才提着书出来,她的自行车后架上也有绳子,就是为了有的时候驮东西方便。

买过书之后毛思嘉就往家赶,这都快做午饭了!

路过几个单位家属大院附近的时候忽然看到几个中年妇女正围着一辆板车挑拣什么,过去一看,果然是老乡拉车来的!

其实首都周围乡下的农民常常会弄一些东西来城里卖,大都是些特产,瓜果蔬菜什么的。在自家有的吃的情况下,换点儿钱用...农户的工分绝大多数会直接换算成口粮,每年能够到手的钱很少很少。

当然,这个时候花钱的地方也很少就是了。

但总有要花钱的时候吧,靠近首都就等于是靠近一大批不缺钱(以这个时代来说)的顾客!所以来城里卖土产的老乡还是挺多的。

有些有门路的会蹿进黑市,有一些则偷偷摸摸直接找上居民。居民肯定想买这些便宜又好的东西,所以一般也不会声张。

以前一直就有这种事,毛思嘉遇到之后往往也会买一些需要的。只是这次她还是有点儿惊讶了,因为这里可是市中心!

之前老乡们往往在二环外卖东西,那儿虽然按照现如今的定义是城外,但有军队大院儿和不为数众多的部委大院儿,并不缺少买东西的人。老乡们一般不进二环内,这边人多眼杂,怕被一些多事的人给坏事儿!

毕竟谁也不想惹麻烦。

毛思嘉几次遇到老乡到城里卖东西,要么规模特别小,就是自己背个麻袋、提个篮子的样子,就算被抓了现行也没事而。要么就是在二环边缘打转转,不会太往里走。

现在居然在市中心这一片遇到老乡卖东西!虽然老乡还是有点儿紧张的样子,毛思嘉却是心里轻松——从这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气氛是越来越好了!不然拉着这么大一板车,老乡也不敢来市中心啊!

老乡卖的是西瓜,都是刚刚摘下来的,比合作社买能便宜出不少呢!

毛思嘉有心多买一些,然而受限于自行车,最后只能买下两个——拿网兜装了扎严实,然后挂在车头上。

这样也不好骑车了,毛思嘉干脆不骑车,推车回去,反正离家也很近了。

买的东西可没法自己带上楼,毛思嘉请楼下的邻居帮忙看一会儿,就上楼找孙继东去了。

孙继东这时候正在家,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做饭呢!围裙都没解,先和毛思嘉去拿东西了。

楼下的邻居见孙继东围着围裙,笑了起来:“小孙做饭呢?”

这个时候肯定是有老公做饭的,但相对而言是个稀罕事儿!所以大家看到孙继东这么高高大大一个男的做饭,偶尔会调侃一两句——其实毛思嘉也做饭,但因为她常常不在家,做饭时候比孙继东少不少,以至于让别人觉得他们家就是孙继东做饭了。

基本上大家的调侃都是出于好意,女的羡慕毛思嘉居多...虽说毛思嘉工作忙、不擅长做饭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话又说回来了,谁家没有点儿客观问题呢?不少为□□为人母的女人又要忙工作,又要顾家庭,很难,却依旧只能靠自己,不会有丈夫以实际行动体谅。

男人也是羡慕,不过是羡慕孙继东。他们当然不会想到孙继东承担一部分家务的麻烦,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得到,而不容易注意到付出。

对于他们来说,孙继东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娶着了这么个漂亮媳妇儿,必然是有所‘牺牲’的。恐怕在一些人眼里,孙继东就是个怕老婆的!

怕老婆也分很多种的,有的是怕老婆娘家的势力,有的是怕老婆本身的彪悍...有的因为老婆漂亮,心甘情愿去‘怕’——这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刚刚遇到老乡卖瓜,瓜特别好!本来打算多买的,实在没法带了。”孙继东一手提着那一摞书,另一手拎着装瓜的网兜,轻轻松松。至于毛思嘉,她只需要跟在孙继东身后就可以了。

不是毛思嘉娇气,不能自己弄这些...只是,怎么说呢,人就是这样的,有人照顾就会‘退化’,原本能自己做的事也会想到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