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1 / 2)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1911 字 26天前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端坐在乾清宫灵柩前一侧的信王最为引人瞩目。

所有的勋贵和大臣们都知道信王在昨夜入宫,信王妃周氏和王府太监在今日入宫,现在簇拥在信王身侧护卫的都是信王府的人,信王的脸色很难看,原本白皙的脸孔变成青灰色,两眼也相对无神,身体似乎瘦了不少,不过众人并没有太多担心,信王一向健康,身强体壮,充满着少年人的活力。

自乾清宫由内而外,宫中有身份地位的太监也是站满了,从王体乾到魏忠贤,所有的司礼太监站在最内,然后是御马监太监,宫中二十四监司太监俱都在内。

其余什么监丞,少监,奉常,有品级的太监宦官数千人,俱在乾清宫内外等候。

所有的公侯伯和大臣,还有锦衣卫的大汉将军,亦在殿内外伺候。

人们都在等候,皇帝已经大行,信王虽无名份,其与大行皇帝同辈,当然不会是皇太子,亦非皇太弟,但同在京城的亲藩,桂王在府邸等候,连入宫也不准入,信王带着王妃等人,在英国公张惟贤的护卫下早早入宫,大义名份其实已经定下来了。

顾秉谦身为首辅,早就带着礼部尚书等人进入殿中,众辅臣时不时的瞟一眼信王,发觉信王安然端坐,对前来拜见问好的人都并不假以辞色,这个少年人,沉深内敛,虽然并未正式即位,已经尽显帝王威仪。

崔呈秀已经调任左都御史,站在阁臣后不远,此时忍不住低声而语:“怕是完了,这是个不好糊弄的主。”

他自觉无人听的到,但不远处就是霍维华,这话被霍维华听的真切,不觉微微一笑。

不管怎样,霍维华布局早就完成,魏忠贤和其党羽必定失势,自己拭目以待便是。

“一切照规矩办吧。”听到内阁和礼部商议好章程,王体乾无可不可,看一眼魏忠贤,知道这九千岁腹中空空,礼仪制度什么的一窍不通,当下就自作主张,答应了下来。

顾秉谦也不多说,转头对礼部尚书道:“既然如此,就照规矩办事吧。”

礼部尚书至信王身侧,禀报即位的大体流程。

信王面无表情,但两手紧紧按着椅子的两边扶手,用来强行按捺自己激动的心情。

午夜梦回,信王不知道有多少次幻想过自己有登基为帝,御极天下的那一天。

他要改弦更张,要重振朝纲,要以正人盈朝,要勤劳国事,每天都早朝……事实上信王是办到了,在崇祯十三年时,因为生病而罢早朝一天,皇帝被御史上奏指责,崇祯因此而下诏罪已,向群臣解释生病而不临朝。

这在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六朝都不曾发生的事,又在崇祯手里办到了。

只有孝宗在勤政上能与崇祯相比,但在勤政上,孝宗也远不及崇祯皇帝。

在简朴无华,节俭渡日上,能和崇祯相比的只有开国的太祖皇帝。

在性格坚定刚毅上,似乎也没有几个大明皇帝能和崇祯相比。

所以后世对崇祯抱以极大的同情,一个勤政,简朴,甚至典当宫中器物来补充国用的皇帝,一个爱好学习,尊重言路,穿着旧龙袍上朝的皇帝,每天批复奏折不停的皇帝,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皇帝。

当然此时此刻,信王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在十七年后的下场,妻死,妃死,子被斩,女被崇祯亲手斩下一臂,连皇嫂都被迫上吊自杀,大明宗室在各处者死难极多,三百年皇朝,最终烟消云散。

信王没可能会想这些,此时此刻,他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重振朝纲,使大明中兴!

年轻的信王充满着自信,充满着活力和干劲,信王的眼睛瞟向了不远处的魏忠贤,首其要者,是要在最短时间内铲除魏忠贤和他的党羽……

不着急……信王安抚着自己,先要掌握内廷,御马监要换人,四卫营和勇士营还有上三卫将领要掌握住,对勋贵,特别是英国公等人要善待,使用他们的力量来制衡阉党……

还有要尊敬皇嫂,短期内,在内廷仍然要靠皇嫂来支持,需得数月之后,周妃彻底掌握内廷,信王自己掌握太监和禁卫,才能说完全的安全。

至于魏忠贤和其党羽,则在这过程之中加以消灭清除。

信王很矜持,也很自信,他完全相信,在自己手中,大明一定会比现在强的多,中兴,指日可待。

至于在不远处灵柩里的皇兄,信王看过去的目光有怜悯,也有一些哀伤,皇兄毕竟待自己不薄,向来亲厚,嗯,皇兄就是太亲厚了,所以被家奴凌驾其上,大权被家奴侵削,更可恶的就是客氏,以下犯上,以乳母身份凌驾于勋贵群臣之上,客氏也是一定要除。

至于皇兄,年轻早逝,可悲可悯,但谥号一定不能用美谥,不能掩过饰非,这一点来说,信王也是很坚持……

大殿之中,只有礼部官员们在商议继位大典,一切均有成例,有些遗忘的,不妨去查大明会典来看,这般大事,不能有丝毫疏忽遗漏。

……

至午后,礼部商量典仪成,准备第二天择吉时请信王即皇帝位。

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笺劝进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