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 秋风萧瑟战鼓响(1 / 2)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1889 字 16天前

为了大唐王朝能够有一个继承人,为了不至于让李家绝后,李轩是准备当几个月的和尚,不管是董芸芸还是叶氏还是珠儿,他谁都不准备碰。

而且为了避免让这三个娇滴滴的女人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动摇他的决心,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带着侍卫回到了澜江渡口。

如今的澜江渡口已经是彻底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大唐新军在这里整整驻扎了三千人,因为是准备在这里场时间驻扎下去,所以在修建众多河滩防御工事的同时,也是修筑了众多比较简单的营房,一副要在这里扎根的模样。

不仅仅是防御工事和营房,大唐新军还忙里偷闲,建造了不少的木筏乃至船只。

这些船只现在自然是用不上的,但是现在用不上不代表着以后用不上了,在李轩的计划里,澜江渡口战役后的三个月内,大唐王朝都会苦修内功为主,等三个月后明军估计也就来了,到时候以守代攻,争取把明军再一次留在这澜江河底。

到时候,他的大唐新军也就是到了出兵兴泉府城的时候了!

那时候不仅仅是击败了明军的缘故,更是因为正泰县这个穷乡僻壤已经是无法满足大唐王朝的发展需要了,他们需要更广阔的领土来获得兵源以及各种战略资源。

现在提前打造的船只和木筏,是为了到时候进攻府城的时候渡江所用。

大唐王朝,总不能一直窝在小小的正泰县!

它的下场只有两个,要么是被越来越多的明军剿灭,要么是一路逆流而上发展壮大,如何在逆流中发展壮大,这就是李轩所需要考虑的事了。

而占据整个兴泉府,就是李轩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当然了,发起下一步的攻占兴泉府的战略之前,得把整个正泰县先掌控在手里才行,此外也得先把未来数月来袭的明军歼灭后才行,要不然的话,很容易兴泉府没拿下了,自己的大唐新军就被庞大的明军一口给吞干净。

歼灭明军,这是未来的事,李轩现在管不着,最近几个月里,他却是准备着进一步加强对正泰县的掌控力度。

为此,他设立了多个镇以及高达六十几个村,而这些村镇都设置有捕快,此外,还设置了一个捕盗营,捕盗营的三个队,有两个驻扎在溪口村,而有一个则是驻扎了正泰县西北方向的杨家村。

捕盗营加上各镇各村的捕快,这些半军事的武装力量已经是勉强能够帮助大唐王朝掌控各镇了。

不过龙华镇和正泰县却是要特殊一些,龙华镇都还好,苏家康明显是放弃了龙华镇,把驻守龙华镇的正规军都抽调到了正泰县城,只留下数十青壮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大唐新军也没有占据龙华镇,只是在镇外留守了数十名士兵看守而已。

这么久过去了,龙华镇内的那些青壮和普通人都已经是习惯了外头的这数十名大唐新军士兵的存在了,对于镇外大唐新军的士兵们每天早上就跑来跑去,训练时的大喊大叫都已经给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住的比较近的一些小孩子,偶尔还跑去看大唐新军的训练。

倒是正泰县城那边,因为城内有着七八百人明军和青壮,再加上又有苏家康坐镇,所以一直都是没有放松警惕。

而大唐新军这边也是不敢放松对正泰县城的监控,在正泰县的四个城门都是布置了人手进行监控,此外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里还驻扎了一个队的士兵作为后援。

随着大唐新军的兵力扩张,监控或者说包围正泰县城的大唐新军,已经是从之前的一百多人充实到了如今的两百多人,而这两百多人,正是大唐新军内的第二混成营。

这个第二混成营的任务就是监控正泰县内的明军,并且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内攻克占据龙华镇和正泰县城。

大唐新军的将近四千兵力,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都放在澜江渡口的,而是主力三千余人在澜江渡口,在正泰县城、龙华镇这边布置了第二混成营。

而第一混成营则是作为机动兵力,部署在位于澜江渡口西北方向大约十五里的地方,而在这个地方有着另外一个比较适合大军渡江的河段,如果明军从这里渡江的话,第一混成营就得肩负起阻击明军渡江,拖延时间等待主力增援的重担。

此外,其他几个明军可能渡江的地方,李轩也是酌情部署了部分兵力。

至于澜江渡口这边,主力部队则是拥有足足三千人。

如果明军大规模来袭,并准备再一次从澜江渡口渡江的话,李轩肯定也是会把第一混成营以及布置在其他几个渡口的部队都调到澜江渡口,和明军决一死战。

情况危急之时,后方的第二混成营以及捕盗营也是会被抽调上来增援主力。

李轩积极备战,把时间都花在了处理政务,训练军队上头,而河对岸的宋志文显然也是没有闲着。

虽然他妙笔生花,把澜江渡口之战的失败给糊弄了过去,但是总不能坐视伪唐贼军在正泰县发展壮大不是。

到时候别说剿灭这些伪唐贼军了,说不准兴泉府都要守不住了。

为了剿灭伪唐贼军,更是为了阻拦这些伪唐贼军读过澜江,宋志文最近也是大肆招募青壮,想要重建他的募兵部队,同时也是动用了人脉关系,说服了巡抚派遣临近的几个州府的卫所部队过来帮忙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