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是否有人能知情,眼线想了想:“或许刘二知道。”
这个刘二,是个门房,也是小杨氏的陪嫁,接信并往里送到正院的就是他。
信在他手里过了一遍,若问或许知道的,只有他。
“刘二已随夫人西归了。”
“这样吗?”
韩菀点点头,“好了,下去吧,收拾一下明日启程。”
“是!”
眼线退下后,韩菀也没心思看其他人,只让穆寒和冯信一起去,他做主即可。
韩菀靠在凭几上
……假设真是小杨氏,那么,关键肯定是这封信,是谁,谁给她送的?
栗竺。
顺利成章就是此人,细想也不奇怪,韩菀和小杨氏不熟,但也知对方昔年私奔又远嫁,几番折腾,认识的人多不乏三教九流,人际关系很复杂。
栗竺筹谋已久,瞄上栾邑矿脉也不知多早的事了,边界时有变动,他早早经营起来不出奇。
分析是这样的,也很合理。
但不知为何,韩菀莫名有些异样的感觉,一种隐隐的不安油然而生。
……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问题暂无人解答,一切都只是假设的情况下,下结论为时过早了。
回郇国再说。
韩菀很忙,思索过后就暂搁到一边,开始处理其他事情,一直忙碌到亥初睡下。
次日天蒙蒙亮,即启程返郇。
冯信等人一路送出郇都地界,才不舍拜别。
因为赶时间,韩菀照例没坐车,打马一路风尘仆仆,累当然是很累的,但当在十里长亭望见翘首等待的母亲弟弟的时候,韩菀大喜,精神大振之下连疲倦都一下子全消了。
孙氏领着韩琮欢喜迎上来,韩菀翻身下马,她鬓发脸颊一层薄薄尘土,孙氏红了眼眶,“我儿辛苦了。”
“哪里。”
此行非常成功,韩菀体力上是有些累,但精神状态非常只好,神采飞扬。
“阿姐阿姐,缙国是怎么样的?栾邑又是怎样的?”
娘仨久别重逢,激动了好一阵子,才重新登车折返都城。韩琮十分想念姐姐,一上车就偎在阿姐身边说悄悄话。
韩菀摸了摸他的脑袋瓜子,冬装卸下,换上薄薄的春衫,韩琮很瘦,痩得量身剪裁的衣裳看着都有些空,她一直知道弟弟瘦弱,但每年换季见了,总还忍不住心疼一番。
她先细细问了:“前阵子倒春寒,有没有冻着生病?这阵子药膳你好生吃了没有?”
韩琮乖乖回答,生了一次病,不过很快就好了,冷那几天孙氏没许他出屋子,药膳他都按照瞿医士嘱咐准时定量吃完了。
那就好。
希望弟弟身体真如瞿医士所言,仔细调养过这几年会渐渐好一些。
姐弟俩这才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说着这场出门的事,韩菀说得跌宕起伏,韩琮一时担心一时羡慕,时不时惊呼,孙氏含笑看着。
她解了韩菀发髻,用湿巾抹去浮土,梳顺再重新绾起来。
“这些日子,你姨母也时时念叨你,等回家歇过了,明儿去给你姨母请个安。
“嗯。”
韩菀应了一声,不过也不等明天了,她时间紧凑得很,回家梳洗一番后,趁着还没见暮色,娘仨套车又去了襄平侯府一趟。
辎车辘辘,轧过内城宽敞的街道,另一头是繁华的朱雀大街,撩帘往了一阵,离开得久了,韩菀都有些想念。
襄平侯府并不很远,半个时辰即至,侧门卸下门槛,辎车直入到二门下,被杨夫人乳母迎入正院。
韩菀归城后头次过来,正院热热闹闹的,一众杨家女儿和幼子,小杨氏也在,再后面杨于淳也过来了。
杨夫人很高兴,扶着韩菀的手,轻嗔:“你这一路风尘仆仆的,怎不歇歇,明日再来?”
韩菀照例含蓄笑笑,和弟弟一起给杨夫人问了安,然后坐下。
“这不也惦记她姨母吗?”
闺女回来孙氏精神头极好,笑吟吟打趣几句,又叹:“她啊,就是太忙了,事儿多的很呐。”
孙氏又骄傲又心疼:“现今天儿暖和了,我正好多领二郎去,好歹给多分担些。”
杨夫人点头:“很该如此。”
她又看韩琮,“二郎咳嗽可好起来了?”
韩琮乖乖站起来,杨夫人严肃,他有些怯,“回姨母,都好了。”
“那就好,快坐罢……”